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总结-五行学说
自然界的五种和生活惜惜相关的物质,分别是: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。
木的特性:古人称“木曰曲直”。“曲直”,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, 都是枝干曲直,向上向外周舒展。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、升发、条达舒畅等作用 或性质的事物,均归属于木。
火的特性:古人称“火曰炎上”。“炎上”,是指火具有温热、上升的特性。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、升腾作用的事物,均归属于火。
土的特性:古人称“土爱稼穑”。“稼穑”,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。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;承载、受纳作用的事物,均归属于土。故有“土载四行”、“万物土中生,万物土中灭”和“土为万物之母”之说。
金的特性:古人称“金曰从革”。“从革”,是指“变革”的意思。引申为 具有清洁、肃降、收敛等使用的事物,均归属于金。
水的特性:古人称“水曰润下”。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。引申为具 有寒凉、滋润、向下运行的事物,均归属于水。
中医上的基本理论就是人和自然的统一,天人合一的观点。在这里就是这样说的:内脏中肝属木、心属火、脾属土、肺属金、肾属水。自然界中的五行有相生相克,相生的顺序就是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。生的就是母亲,被生的就是孩子。相克的顺序就是:木克土、火克金、土克水、金克木、水克用图形表示如下:相邻的就是相生,相隔的就是相克。